信息來源:西部計劃 發布時間:2025-4-28 點擊人次:802
今年以來,陜西省漢中市聚焦高質量充分就業增收目標,聚力打好“穩就業促增收硬仗”,細化50條工作舉措,探索“75544”模式,一體推進援企穩崗、技能培訓、就業服務和促進增收工作。1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量質齊升,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5.7%和7.3%,分別居全省第1和第2位,實現就業增收“開門紅”。
實施“七個一批”拓崗位。把穩增長、促消費、擴投資政策與促進就業政策緊密銜接,打好政策優勢疊加“組合拳”,推動產業延鏈拓展一批、民營企業吸納一批、重點項目帶動一批、民生服務開發一批、非遺產業承載一批、自主創業帶動一批、政策崗位挖潛一批,精心組織“春風行動”和“興業在漢中、樂業在家鄉”招聘活動180余場,挖掘本地就業崗位12萬余個,達成就業意向2萬余人,幫助本地1520家用人單位招工引才7632人。
創新“五種模式”優服務。推廣“家門口”就業服務,建成60個“家門口”就業服務驛站和14個零工市場;完善線上就業服務平臺,常態化開展線上招聘、直播帶崗等服務,提供“24小時不打烊”就業服務;加密就業招聘活動頻次,常態化舉辦“零工早市”“招聘夜市”“就業集市”和“崗位超市”等人崗對接匹配活動,著力提高招聘會效果和上崗簽約率;深化人社工作進園區,完善人社專員服務企業機制,幫助企業引才、群眾就業;規范發展市場化專業化服務,培育10個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,探索“共享用工”模式,發揮其招工引才促就業作用。
推動“五個強化”提技能。強化培訓陣地,推動技工教育聯盟實體化集團化運作,打造5個技工院校特色品牌專業,培育50個優質培訓機構。強化“三率”考核,將短期培訓補貼發放與培訓后就業率、取證率、本地就業率“三掛鉤”,提高培訓實效。強化訂單培訓,推行“崗位需求+職業培訓+技能評價+就業服務”四維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,組織訂單定向培訓1500余人。強化校企合作,建立院校機構訪企問需、政校企聯席會議、“揭榜領題”人才培養機制,提升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。強化資金監管,對政策性補貼技能培訓實行開班審批、實名制備案、視頻監控、第三方審核等全過程管理,開展培訓效益評估,提升資金使用效益。
突出“四類群體”強幫扶。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融入漢中計劃和就業創業十大專項行動,抓實抓細崗位挖潛、招聘服務、就業幫扶、創業扶持等工作,確保全年吸納高校畢業生在漢就業1萬人以上,應屆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、幫扶就業率不低于去年水平,有就業意愿的困難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100%。實施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、防返貧就業攻堅行動,落實產業就業幫扶政策,全市外出務工穩定在60萬人、市域內轉移就業35萬人、脫貧和監測人口務工規模保持在33.86萬人以上。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,探索“教培先行、崗位跟進”就業模式,確保有就業意愿的退役軍人實現就業。強化困難人員援助救助,落實公崗安置、臨時救助、殘疾人就業保障兜底政策,實現困難人員就業4500人、殘疾人就業460人以上,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。
狠抓“四輪驅動”促增收。從發展壯大產業、培育經營主體、支持自主創業、提升勞務輸出質量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、健全收入增長機制、兜牢三保底線等方面共同發力、綜合施策,努力增加工資性、財產性、轉移性、經營性四個收入,確保實現增收目標。今年1季度,全市勞動參與率達65.6%、就業人口比達63.3%,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.2和1.1個百分點,呈現穩步上揚趨勢,居民就業增收信心不斷提振。(文/趙斌?李文鐸)